结肠息肉可以分为哪些类型?武汉博仕中医肛肠医院专家提醒结肠息肉是肛肠外科常见疾病!引起结肠息肉的原因很多,长期腹泻、便密、炎症疾病都会引起结肠息肉,结肠息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
结肠息肉类型:
1、 幼年性息肉:约90%发生于10岁以下儿童,以男孩为多见。外观为圆形或卵圆形,表面光滑。90%生长于距肛门25厘米的范围内,直径多数小于1厘米,绝大多数有蒂,约25%为多发性,有较多炎性细胞浸润,有时表面有溃疡形成。次类息肉一般不发生恶变。
2、 增生性息肉:分布以远侧大肠为多,一般均较小,直径很少超过1厘米,其外形为黏膜表面的一个小滴状凸起,表面光滑,基底较宽,多发性亦常见。增生性息肉不发生恶变。
3、 淋巴性息肉:多见于20~40岁成人,亦可发生于儿童,男性略多,多发于直肠,尤其是下段直肠,多数为单发,亦可多发,大小不等,直径可自数毫米至3~4厘米。表面光滑或分叶状或有表浅溃疡形成。多数无蒂,有蒂时亦短粗。淋巴息肉不发生癌变。
4、 炎症性息肉:这种息肉多见于溃疡性结膓燚,慢性血吸虫病,阿米巴痢疾及肠结核等病的病变肠道中。常为多发性,多数较小,直径常在1厘米以下,病程较长者,体积可增大。外形多较窄、长、蒂阔而远端不规则。有时呈桥状,两端附着与粘膜,中段游离。炎性息肉有无癌变以及如何发生癌变问题,尚难定论。
5、 腺瘤:结肠腺瘤是大肠的良性上皮肿瘤。根据组织学结构分成三种类型即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及混合型腺瘤。
(1)管状腺瘤:是圆形或椭圆形的息肉,表面光滑或有分叶,大小不一,但大部分直径在1厘米以下。80%有蒂,可有不同程度的间叶样变,有时亦有少量乳头增生。其癌变效果在1%~5%左右。
(2)绒毛状腺瘤:较管状腺瘤少见,绝大多数为单发。一般体积都较大,直径大多在1厘米以上,大部分为广基,约10~20%可以有蒂。表面呈暗红色,粗糙或呈绒毛状突起或小结节状,质软易碎,触之能活动,如触及硬结或固定,则表示有癌变可能。
分布以直肠极多,其次为乙状结肠。组织学表现为上皮呈乳头样生长,中心为血管结缔组织间质,亦伴随上皮一起增生,分之成乳头样生长,上皮细胞多间变明显。其癌变效果较管状腺瘤大10倍以上。
(3)混合型腺瘤:是同时具有上述两种结构的腺瘤。其癌变效果介于管状腺瘤与绒毛状腺瘤之间。
6、家族性息肉病,是一种少见的遗传性息肉病。主要病理变化是大肠内广泛出现数十到数百个大小不一的息肉,严重者从口腔一直到直肠肛管均可发生息肉,息肉数量可达数千个。息肉自黄豆大小至直径数厘米不等,常密集排列,有时成串、成簇。
发病初期无明显症状,随着息肉的增多、增大,患者可出现腹部不适、腹痛、大便带血或带黏液、大便次数增多等表现。家族性息肉病恶变只是迟早而已,而且恶变常可不限于一处,为多中心,实际上部分病人就医时已经是大肠恶变。
如何判断结肠息肉类型?
武汉博仕中医肛肠医院纤维结肠镜检查是当前诊断结直肠息肉确切的方法。操作技术熟练者90%以上可达回盲部,能对息肉是否癌变作出一定估计。
武汉博仕中医肛肠医院在肠道疾病的诊治上,采用新一代的超导光肠镜,通过高清晰医用视频技术,对自直肠、乙状结肠至升结肠一百多厘米的整个肠道细微病灶均可清晰检查,连毛细血管也看得清清楚楚,杜绝误诊、漏诊,率高达99.9%以上。检查时痛苦小(在人体可承受范围内),可患者在舒适的环境中接受检查。
通过专业仪器的检查后,待确诊结肠息肉的位置、大小,随后在镜下摘取息肉进行病理活检,确诊息肉是否有癌变的可能,如果无癌变,适用在肠镜下借助微创疗法进行摘除;若发现癌变,则适用保肛术进行治疗,既能祛除癌变组织,又能保住肛门正常功能。
治疗结肠息肉治疗方法
传统治疗方法都存在手术疼痛时间长,恢复慢,需要住院,且率较高等问题。
HCPT微创术治疗结肠息肉武汉博仕中医肛肠医院长期致力于治疗专业技术,且特别从引进HCPT微创术治疗结肠息肉。HCPT微创术是利用高频电容场产热原理,通过HCPT钳钳夹病变部位,使治疗部位组织干结、病变部位毛细血管坏死,尔后自然脱落。经临床验证该技术对治疗结肠息肉有较好疗效。
HCPT微创术治疗结肠息肉的优势
HCPT微创术治疗过程无疼痛、、、,,不影响工作。治疗后率极低。
★绿色通道,咨询预约就诊平台!
为了解决广大市民对结肠息肉疾病的疑问、挂号难等一系列问题,博仕中医肛肠医院特别开通了肛肠专家网上在线咨询预约服务,更多详情请点击“网络在线咨询”,或拨打我院24小时咨询预约专线:027-88185120,预约优惠,提前就诊,无需排队!